2022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练习题
- 时间:
- 2022-11-09 16:33:22
- 作者:
- 徐老师
- 阅读:
- 来源:
- 云南教师资格证报名





一、单选题
1.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 )的工作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
A.预防犯罪教育 B.教育教学
C.体育 D.思想品德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
B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项。
2.李某父母离婚,与其父亲生活在一起。李某从小吸烟喝酒,父亲置之不理。其父行为( )。
A.正确,离婚后没必要管理孩子
B.正确,吸烟喝酒不会有害健康
C.错误,父亲没尽到监护人的义务
D.错误,可以喝酒,不能抽烟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材料中的父亲属于李某监护人,未尽到监护人责任和义务。
AB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项。
3.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根据情况不可采取以下哪种管理教育措施( )。
A.予以训导
B.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C.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D.停课反省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材料中的父亲属于李某监护人,未尽到监护人责任和义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导;
(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
(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
(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ABC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项。
4.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向( )报告。
A.学校 B.公安机关 C.教育局 D.家长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收留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未成年人的,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项。
5.下列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A.结伙斗殴
B.非法携带枪支
C.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D.参与赌博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参与赌博为不良行为。
ABC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项。
以上就是2022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练习题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云南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常见问题、报考条件、报考指南、考试真题以及相关知识,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请关注云南教师资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