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站为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教师资格证官网信息以云南省教育考试院www.ynzs.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招聘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微信小程序

教师商城入口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400-765-0056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云南高中教资面试: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时间:
2020-05-06 14:46:58
作者:
黄老师
阅读:
来源:
云南教师资格证报名
  【温馨提示】下面是2020云南高中教资面试: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本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2020云南教师资格中小学面试备考资料,希望各位考生能够认真备考。考生们可以关注云南教师资格网,获取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题目开门见山,既明确又深沉,在点明所写地点、景物的同时,又暗含着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作者从小处着眼,写故都,却没写故都的皇家宫殿,而是以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诵读文章,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审美感受;

  2.引导学生品味揣摩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中“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对自然风物的赞美之情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揣摩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中“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对自然风物的赞美之情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对话学生:“同学们,说到秋天,你们会想到什么呢?(萧条的街道、丰收的麦田、满山的红叶……)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得出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接着引出所学新课:一起就来看看大文豪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请用文章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清、静、悲凉。(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对故都之秋的感受的?

  明确:通过对北平之秋的一些景物描写来表达感受。具体景物有: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三)深入研读,合作交流。

  1.通过PPT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故都秋景的?

  明确:

  观秋色: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日光、牵牛花与秋草、秋枣——视觉

  听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残鸣、秋雨声、人声——听觉

  品秋味:脚踏槐树落蕊、品味秋雨、感受秋风——触觉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1)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描写秋景,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秋景图,使原本抽象的景象更加形象,让读者身临其境,富有真实感。

  (2)作者所描绘的秋景富有主观色彩,字里行间中充满着悲凉的感情色彩,体现了“悲情”与“凄清秋景”的自然融合,从而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再次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是“悲秋”还是“颂秋”?

  明确:学生阅读后,PPT展示作者情况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明白郁达夫在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情况下,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对故都自然风物的赞美、眷恋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生阅读《江南的冬景》,体会文章的感情主旨及描写说法。

  明确:本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写了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冬日散步图。作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藏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雾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

  2.小结: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对本课进行总结。

  3.作业:(1)摘抄文章中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与同学分享。(2)写一写你家乡的四季变化。

  五、板书设计
云南高中教资面试: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学生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读,体会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云南教师资格证报名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